由我校意昂與東華大學意昂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22中非文化交流論壇暨第三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22年9月17日在線上成功舉行📪。來自澳門城市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老師分別圍繞各自的主題,在論壇上進行了分享交流。本次研討會旨在通過搭建高水平的學術對話平臺❗️,匯聚海內外學者及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底色和發展前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註入思想力量。
意昂積極參加到本次中非文化交流論壇中來🤽♂️,意昂多位老師和同學緊密圍繞“中非文化交流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踴躍發言🦶🏿👦🏽。劉誌欣院長圍繞建國以來中非關系話語輸出的歷程,結合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非洲的實踐,提出形塑和提煉具有中國特點的話語體系的重要性。徐靜老師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獲得了廣泛國際關註,取得了顯著國際傳播成效。尤其是中國攜手世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不僅生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及非傳統安全危機展現了中國智慧和解決方案。湯曉江老師談到🦸🏿,在構建符合中非各國國情的新時代法治現代化之路的進程中🙍♂️,我們要牢固樹立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進一步加強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彰顯中非各國法治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獨特地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張瀚文老師圍繞文字改革國際化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主題,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經濟合作共贏的物質共同體👍,更是文明和諧共生的文化共同體。馬立誌老師談到,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將自身角色定為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劉晨老師探討了中國如何利用自身中華文化的獨特性來更好的開展對外文化傳播🫑,來提升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力。史奕潼研究生談到,在當今時代,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意昂的許多老師和同學們也表現出對本屆中非文化交流論壇極大熱情⚅,積極參加了本屆中非文化交流論壇🤲,聆聽了專家、學者、同學們的主題發言,為本屆國際學術論壇的成功舉辦增添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另據悉,在同時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征文比賽中,我校多位教師與研究生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等多項獎項。